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安龙县推行“三项机制”打击侵财性犯罪成效显著
2017-02-21    点击:[ ]  来源:安龙县政法委  作者:

 

近年来,安龙县创新打击模式,以“科学统筹、主动侦查,深度研判、适度经营,规模打击、固证移送”“三项机制”,对“盗抢”犯罪实施“体系化、规模化”打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科学统筹,主动侦查。安龙县公安局党委充分放权,全力支持刑侦内部侦查机制改革工作。在警力无增长的情况下,整合形成“141”侦查工作模式,即1个情报专班、4个打击专班、1个综合技术组,大队领导分块包干负责。一是情报专班3人专职案件情报工作。情报组3人不再被侦查办案繁琐程序和各类应付上报所累,他们深度运用各类资源,长期侦查经营明确各类犯罪团伙相关信息,特别是大量的视频数据运用,为抓捕、审讯和固定犯罪证据提供强力支撑。二是视频侦查大队值班人员与110同步接警,充分利用视频技术同步上案。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视频值守员立即进行视频回放跟踪侦查,抓现行找线索,第一时间进行视频信息研判,并将情况及时通报情报组3人。例如:去年“608”盗窃摩托车案件发生后的10余天里,城区又连发类似摩托车被盗案件,由于失主均是上午才发现并到辖区派出所报案,情报组获悉后,立即安排1人到视频大厅与视频值守员同步上案,2人到辖区派出所调阅案件材料,寻找收集案件线索。传统侦查模式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情报组3人利用现场视频、城区治安卡口、高速卡口等资源获得嫌疑人、嫌疑车图像后,再通过监所在押人员、相关村警务助理、刑事特情等辨认,逐步明晰嫌疑人身份。“608”案件发生后,情报组经过对一段时间类似发案的作案手段、嫌疑人特征比对,发现系同一伙人所为,即从安龙县城案发地点开始到嫌疑人经过的义龙实验区新桥镇、龙广镇跟踪调取嫌疑人轨迹视频图像,嫌疑人最后消失在顶效镇某区域,在义龙警方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村民、村警务助理和群众辨认,最终明确犯罪嫌疑人详细身份及其手机信息。三是刑侦大队建立专用情报信息微信群。全体刑侦民警进入微信群,由情报民警负责管理,全体侦查技术人员主动作为,一旦获得信息就发布在微信群,情报民警立即甄别核实信息真假。大队领导随时通过微信群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发布指令。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加集权化、手段运用更加具体化、实战指挥更加扁平化。四是对情报组3人目标任务实行量化考核,与经济挂钩。以全县“盗抢诈”当月发案为基准,情报专班通过研判要获取本月发案数40%的有价值的线索,提交打击专班确认,完不成当月任务的即扣除情报专班民警相应勤务津贴。同时,对案件侦破有功的视频值守员给予适当经济奖励。
深度研判,适度经营。抢占信息至高点,系统比对串并跨地域案件,探索“体系化、规模化”新型打击模式。情报组3人在对个案进行常态研判和刑嫌人员动态研判的基础上,全面采集“人、地、物、事”等基本信息和“吃、住、行、消”等动态信息开展分析研判,在州公安局技侦部门、网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综合嫌疑人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大数据等进行全方位侦查获得的海量信息,收集、梳理、分析、整合、归类、跟踪,逐步明确犯罪团伙结构、成员构成,并对作案手段、作案特点、运输方式、销赃渠道等进行精准研判,为最后提交打击专班实施精确打击收网作好最后铺垫。
规模打击,固证移送。情报专班3人经过长期侦查经营,成熟一个即提交合成作战指挥室。合成作战指挥室指定打击专班与情报专班再次进行综合研判,共同制订收网计划,调动视频侦查、特巡警、治安大队、交警、派出所等多警种协同作战,收网打击果断迅速。一旦收网,短时间内大部分团伙成员就落网,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案漏人、人漏案”情况发生。
实践证明,“三项机制”应对“盗抢骗”犯罪活动,构建了“以情报信息为依托、以精确研判为导向、以精细经营为基础”的侦查机制,对跨地域犯罪活动实施高效的打击,实现了打击侵财类犯罪活动1人变多人、1案变多案,打掉一个团伙就解决一段时期突出的治安问题的目的。“608”案件等3个团伙收网后全县9天“零”发案,城内摩托车被盗案仅发1起,全县未发生盗窃耕牛案件。
安龙县公安机关开展“三项机制”与警务改革中创新建立的“4861”勤务工作模式有效衔接,极大提升了公安机关社会治理中动态管控能力和水平。

  

上一条:晴隆县紫马司法所四举措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保一方平安

下一条:返回列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