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册亨法院在征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一级干部及当事人的意见于2015年6月份正式挂牌运行“诉讼接待站(点)”,运营以来取得较好效果,获得了社会各界群众的称赞。
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册亨县没有派出法庭的乡镇先后设立8个诉讼接待站、123个诉讼联系点,统一制作散发“便民联系卡”,群众可以通过“便民诉讼联系卡”上的联系电话直接向所在地法庭咨询法律、反映问题。措施推行以来,共接到反映的问题及法律咨询等共1000余件,属法院管辖立案的420件。通过巡回审理宣传便民诉讼联系点制度600余次,参加的群众达9.8万余人(次)。在联系方式上,司法联络员定期向辖区法庭反映村民纷争情况,遇紧急民事纷争可以直接反映,法庭则定期前往村里了解掌握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生活上遇到的法律难题和存在的民事纷争。对于经司法联络员调解仍得不到解决的民事纷争,及时由法庭依程序立案审理。自此,司法便民网络初步建成。
“诉讼接待站(点)”建设是法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及便民利民的一种有益探索,它充分反映了“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表现了人民法庭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决心和信心。册亨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谭显荣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道。2016年10月,时任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冉博到册亨县调研时,实地走访巧马镇诉讼接待站点时高度点评“便民诉讼接待站点工作制度”,认为这是司法体制改革下的便民新举措,值得学习和进一步探索。
社会各界群众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则纷纷表示,“诉讼接待站(点)”的推行,使人民法院和法庭深深的扎根于广大农村和农民中间。法庭采取上门办案的方式,就地化解纠纷。一方面,为那些居住在边远地区,往往为了打官司而赶十几里或几十里山路的群众提供了诉讼便利;另一方面,改变了法庭坐等案件上门,不能及时掌握辖区内存在的民事纷争情况,在司法服务上显得被动和滞后的问题,使人民法庭在案发地开庭的工作更加便利,为维护基层社会治安和稳定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