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法文化
浅谈“网格化服务管理”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2017-07-31    点击:[ ]  来源:兴义市政法委  作者:张韬

 

用网格化来管理吸毒人员,坪东街道是全市的一个亮点;用“综治通”软件来跟踪、记录服务管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坪东街道是一个试点。
一、实施背景 
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坪东街道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将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服务团队,组建社区党建网络、居民自治网络、计生服务网络、城市管理网络、社区服务网络、治安防控网络六大网络,将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下去,发挥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党员、楼栋长、积极分子、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实时采集网格内家家户户和所在单位的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从而达到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二、具体做法 
1、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16年开始,坪东街道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2、组建队伍。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3、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及时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服务。利用“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把全办社区戒毒人员录入显示在“网格地图”上,从“地图”上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到每个社区吸毒人员的家庭位置,可以看到每一个服务人员的走访路线。
三、打造品牌,五个百分百诠释网格化管理 
社区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五个百分百,打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一口清”的服务新格局。 
1、对片区每户居民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和工作单位等情况,做到100%了解。 特别是重点吸毒人员。
2、对片区主要依靠对象情况,做到100%的掌握。责任区内在籍党员、楼栋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志愿者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情况,适时进行联系,为社区工作保障优势资源;要时时掌控吸毒人员所在周边的动态情况,方便进行帮教。
3、对片区重点弱势群体情况,做到100%关注,重点关注失业下岗、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人员、大病重病人员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为这部分人提供便利和关怀;
4、对片区重点稳控和帮教对象动态,做到100%掌控。主要涵盖重点信访户、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为社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问题解决在社区; 
5、对政府最新社会保障救助等多项惠民政策,做到100%的解读。掌握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利政策,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助、医疗、养老、低保、助学助困等方面的信息。 
—取得的成效 
四、案例
夏某,女,40岁,2010年其夫因犯刑事罪入狱,在其丈夫入狱期间夏某沾上毒品,2011年夏某被强制戒毒,2013年从监狱释放出来转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当年女儿只有12岁,儿子11岁。
2011年以来,坪东街道禁毒志愿者一直都在关心关注她家生产生活状况,于2017年7月15日街道禁毒志愿者走访时夏某高兴地说她女儿今年参加高考考上了“某某大学”(211工程一本大学),并感谢政府多年来对她家的关心和帮助。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们一家又遇到了什么事,能让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拾信心,助力女儿的大学梦呢?
1、国家恵民政策
夏某一家4口人,因经济收入低下,通过国家政策享受到了低保贫困户,每月享受国家补助。
2、思想开解服务
夏某主动打电话给社区网格员,希望社区能帮助她戒毒。社区网格员在通过协调政府、社区、派出所等人后,到其家中与其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工作者从她的自我阐述中了解了基本情况,并做了详细记录。接着,工作者向夏某及家人介绍禁毒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性质,以及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对象了解后表示接受服务。工作者采取支持性、引领性、相关影响性技巧,通过目标导向——“你现在最想作出的改变是什么?”、问答方式——“在过去一段时间你没有吸毒,你是怎么做到的”等形式,促使服务对象真实表达自身需求和感受,并根据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和问题分析,制定第一步服务目标。
运用家庭支持,协助服务对象巩固正向改变。邀请夏某与其他社区戒毒人员、禁毒志愿者和工作者等通过座谈的形式,坐在一桌一轮轮探讨吸毒者的变化,我为什么要戒毒,戒毒后的生活进行探讨,每一轮结束的时候,一个人仍然留在这个桌子上作为主持人,另外几个串到其他的桌子。桌子的主持人欢迎这个桌子的新参与者与他们共享此前的会议精华,通过互助交流,最后再进行团队分享。在这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积极面对未来。夏某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通过网格员以及其他工作者的配合下,夏某对过往的行为痛心疾首,在多次聊天、走访中,经常重复“你能把毒瘾戒掉就是你最大的财富”这句话,使夏某认识到这个社会还有人关心她,她也有关心的人,她的女儿,她的儿子,她的家庭。
之后,定期面谈。每月与夏某面谈2次,了解其近段时间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重新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开展家庭辅导。来自家人的支持,由对子女的爱转化而来的戒毒精神动力,与家庭、社区、派出所、政府建立“四位一体”联系,由网格员定期与夏某联系,建立尿液检测制度。期间,夏某不愿意去派出所尿检,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禁毒工作社区志愿者通过与网格员的沟通,共同与其做夏某思想工作,夏某才慢慢转变思想同意进行尿检,结果很让人惊喜,夏某未出现复吸现象。夏某从戒毒所回来后待业在家,之前每次工作没多长时间就辞职。夏某表示之前的工作都不符合自己的成长需要,像帮工厂看门,每月工资低,也没前途,自己的子女没人管,不得不呆在家里照顾女儿及儿子。网格员主动出击,通过政府协调,为夏某找到一份在家门口的工作,方便照顾家庭。
通过几年下来,夏某一家的情况趋于走入正轨。至此,2017年7月,夏某的努力没有白费,女儿终于考上了大学,她说,她要感谢社区服务工作者们,感谢大家对她的帮助。女儿能有这个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关怀,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工作,争取把儿子抚养成才。
五、“综治通”服务管理平台的建立
坪东街道已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纳入吸毒人员管理;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采取动态管控措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以“大收戒”工作为牵引,实现吸毒成瘾严重人员“应收尽收”;建立“期满通报、出所必接、衔接管理”等制度,防止社区康复人员脱管失控。全办所有吸毒人员在册档案均录入管理系统,由街道“一级网格”下达到社区“二级网格”,再由“三级网格”员进行跟踪服务。每一位网格员均配有“综治通”手机,手机上显示网格员需要服务的对象,网格员需要通过记录反馈到“二级网格”,“二级网格”通过整理上报到“一级网格”。网格员的每一次服务,在“平台”上均有体现,比如什么时候上门服务,什么时候离开,走的路线是什么,平台上均会跟踪体现,这就是系统的一个分配形式,很好的运用到社区网格员的服务管理上面。
以网格的形式,服务于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我们还只是一个探索,一级通过一级,一级帮助一级,从心理上、生理上,帮扶措施等方面跟上,转变工作作风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上一条:兄弟不和失感情,人民调解止纷争

下一条:返回列表

关闭

打印